成果與項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:我單位長期從事先進功能陶瓷、結構陶瓷及超細粉體材料的科研與教學工作,在無機材料及超細粉體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基礎,多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,其中對氧傳感器材料的研究與開發(fā)一直是我們重點開展的項目之一。
汽車用空燃比傳感器與鍋爐等燃燒用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,只是測量氧氣分壓的范圍和精度不同。本技術是在我們承擔的國家863汽車用氧傳感器項目的基礎上,將氧敏技術移植到鍋爐等各類燃燒設備中,在優(yōu)化2r02電池型傳感器的同時,開發(fā)出電阻型薄膜態(tài)新型燃燒設備用氧傳感器材料與器件,并實現此傳感器的規(guī)模化生產。
技術原理與工藝流程簡介:采用先進的納米晶薄膜半導體電阻型敏感材料和
體型陶瓷制各先進工藝,通過材料表面與不同濃度氣體的相互作用得到電阻或電壓信號,實現傳感機制。
敏感薄膜材料的制各為此技術的核心問題。本方案采用優(yōu)化的溶膠.凝膠工藝,通過選擇合適種類和量的原料、絡合劑和聚合單體,將各種原料形成分子級均勻分散的穩(wěn)定溶膠,再通過浸漬。提拉法或旋轉涂覆的方法,在基片上涂覆前驅體膜,經過干燥、熱處理和燒結等過程,最終得到氧化物半導體氣體敏感薄膜。
體型陶瓷制-f先進工藝采取優(yōu)化的配方,先進的成型與燒結技術,實現陶瓷材料的敏感技術設計。
技術水平及專利與獲獎情況:有多項授權專利,并獲國家部級二等獎。
應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預測:通過此傳感材料設計,用以控制燃燒室的空氣與燃料混合比例,以期實現節(jié)能的最佳燃燒效果,治理環(huán)境污染。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。
應用領域:節(jié)能與環(huán)保領域。
技術轉化條件(包括:原料、設備、廠房面積的要求及投資規(guī)模):均采用國產化工原料與設備,投資規(guī)模適中。
合作方式及條件:技術轉讓與合作開發(fā)。